曼谷大皇宮推介酒店:曼谷蓮花大酒店 (lebua at State Tower Hotel)

曼谷大皇宫建于1782年5月6日,当时,传统的木制风格,是建立在所谓的“泰屋”。1783年起,大皇宫具体的建筑物由却克里王朝的历代国王所建造,直到现在。

大皇宮
曼谷大皇宮建築群,帶有濃厚的泰國特色,金碧輝煌,是到
泰國大皇宮曼谷的旅客首選的一個旅遊勝地。
皇宮主建築不對外開放,有衛兵把守。
何.塞蘇圖拉恭睦(Ho.SASUTORAKOMU):為泰王專屬的儚族僧侶所工作的地方。由於要管理許多僧侶的秩序,所以在宮內建造了此建築物。
阿蓬碧莫亭:現存的建築物是拉瑪五世時建造的。是當國王出門乘轎。坐大象時的前往北方和南方用來在牆上的基座。
拉查路迪宮殿(RACHARUDI)和珊娜瑪曲安宮殿(SANAMUCHAN):可能是國王休息及宮中舉行儀式的地方。
曼谷玉佛寺建築群
節基皇殿(Chakri Maha Prasat Throne Hall),一座受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影響的建築物。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此西式建築在皇宮中顯得非常突兀,故後來又在建築體上方加蓋泰式傳統殿頂。
摩天宮殿建築群
是對大皇宮的主體建築的敬語,據這裡的居民說,現存的舊建築物是1785年由拉瑪一世建立的。到拉瑪四世時,這裡便成了國王的居所,同時向公眾開放瑪利塔路尼柴瑪哈蘇拉耶披安宮(AMARINTARAUINICHAIMAHAISURAYAPIMAN Palace)(又稱AMARINUINICHAI宮)。然而大多數人不能看到在這個宮殿群裡的建築物。
塔溫提瓦皮班門(TAWANTEWAPIBAN):是拉瑪四世命令用陶器碎片和大理石所建造的大門。
阿馬德烏爾林宮殿(Amateur Lin Palace):在拉瑪三世整修之前,已做為皇宮的主要中心。之後建在皇宮的北方,被命名為帕珊塔庫信宮殿(PAISANTAKUSHIN)。蒙特的特點在於內有泰王的皇位和卻克裡王朝之後所建造的宮殿,是大皇宮的代表宮殿。
帕珊塔庫信宮殿(PAISANTAKUSHIN)。
何.普拉蘇拉賴披曼(Ho.PURASURARAIPIMAN):國王將所擁有佛像存放的地方。
何.普拉塔透蒙特(Ho.PURATATOMONTIEN)。
卻克裡佩特圖披曼宮殿(Chakrapat Phiman ):在拉瑪二世時代已再作為主要的宮殿而發揮作用,東西兩旁各有副殿。
前側(北)的覲見廳(噸普拉羅利那,TONPURARONNA)和後側(南)的覲見廳(噸普拉羅冉,TONPURARONRAN)。
後側覲見廳的東西副殿。
節基皇殿(Chakri Maha Prasat Hall)建築群[編輯]
節基皇殿(卻克裡宮殿)曾是拉瑪五世度過童年的地方。1868年,拉瑪五世即位後,就開始計畫在皇宮的北邊建立宮殿群,由於宮殿狹隘,拉瑪五世在王宮為了他的妻兒建造了安曼彌庫宮殿(UIMANMEKU),宮殿群于1873年完成。1900年,大多數宮殿已是非公開的。
節基皇殿(Chakri Palace):建于1876年5月7日,1882年完工。由新加坡的建築師約翰和他的團隊亨利。羅斯利集團。最初設計完成的是西式建築,其中有一部分是泰式建築,目前是王室的藏骨堂和武器博物館,可開放參觀。
牟沙譚波羅瑪杜宮殿(MUNSATANBOROMAATO):大皇宮的餐廳。
森睦透提瓦拉圖巴透宮殿(SONMUTTOTEWARATOUBBATTO):這裡是拉瑪五世發佈解放奴隸宣言的地方。
達姆羅沙瓦圖安魯歐宮殿(DAMURONSAWATTOANANUON):王室喝下午茶的地方。
尼帕圖婆塔巫魯屈西圖宮殿(NIPATTOPONTAUONUICHITTO):收納王室衣物的地方。
兜率皇殿(Dusit Maha Prasat Hall)
玉佛寺建築群
大雄寶殿
藏經閣
吳哥窟模型
武隆碧曼宮
大平臺
舍利塔
碧隆天神殿
大皇宮裡另有一座西式建築,稱為「武隆碧曼宮」(Boromphiman Hall),是拉瑪五世王在1909年給太子建造的。這裡作為國家元首級國賓和皇室貴族的迎賓館。因為屬於內廷地方,一般不開放參觀。
大皇宮四周有高大的白色宮牆,間有堡壘、宮門和宮殿。宮前有個橢圓形廣場是王家田廣場,曾被作為御用廣場,現今每逢春耕節和泰國新年,國王都在這裡主持慶祝儀式。廣場的周圍是主要大學、政府辦公室、泰國的國家博物館、國家劇院、國家藝術館和曼谷守護神寺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*
*